本版撰文 劉春媛 本版攝影 劉建明《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0日05版)
  烏蘭浩特市蒙古族小學
  教育專家吳寧在羅別古小學授課
  教育專家徐美玲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蒙古族小學授課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金鄉銀鄉,不如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美麗,清澈,平凡;我的故土,溫暖,甜美,幸福。”這是雲南省昆明市富民一中1302班的張麗晶同學參加今年“紅雲圖書室”之“發現家鄉的青山綠水”徵文中的一句真情表白。
  和張麗晶同學一樣,此次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徵文中,許多學生都用自己的眼睛再次去發現家鄉的美麗,在他們質朴的語言里,一幅幅“沒有污染,民風淳樸、風景優美”的“美麗中國”畫捲躍然紙上。
  今年,圍繞“美麗中國夢”主題,“紅雲圖書室”大型公益活動開展了“發現家鄉的青山綠水”徵文活動,以期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學生“發現家鄉的青山綠水,學習家鄉的傳統文化”。
  為了幫助、指導學生“發現家鄉的青山綠水”,今年在“紅雲圖書室”送教上門中,主辦方專門邀請了教育專家吳寧和徐美玲,前往雲南曲靖市會澤縣紙廠鄉羅別古小學和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蒙古族小學兩所學校,給學生們帶去《我的地球之旅》、《神奇的自然》兩場講座,學生們反響熱烈。
  在《我的地球之旅》講座上,教育專家吳寧給羅別古小學的學生們看了一組數據:我國每年環境污染的損失680億元相當於8次唐山大地震的損失。從1978年到2012年,短短34年,從衛星上看地球,綠色區域逐漸變成了黃色。
  隨後,一組處於霧霾中城市照片,讓大山裡的孩子不禁發出了感嘆。
  接著,吳寧又播放了一組美麗的照片:清澈的水庫、廣袤的高山草甸、翩翩起舞的黑頸鶴。這些都是會澤的寶物。
  雲南會澤縣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頸鶴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風景秀麗,棲息著被保護的鳥類達100多種;同時,會澤縣的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這個建於1958年的土壩,灌溉農田13萬畝,併為以禮河發電廠提供了重要能源,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這個60年前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的土壩,養育了會澤人民。
  “哇”,孩子們露出滿臉的驚喜。“原來我們的家鄉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色和悠久的歷史!”、“原來家鄉一點也不遜色於外面的世界”。
  同樣,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蒙古族小學,教育專家徐美玲帶來的《神奇的自然》講座,讓本來就有“游牧民族”基因的蒙古族學生,一下子回到了水草豐美的遼闊大地上。
  為了上這堂課,徐美玲到農貿市場、花園、大山上,找來了樹皮、樹葉、蜻蜓等植物、昆蟲。對學生們來說,這些教室外撿來的“教學工具”,並不陌生,當它們出現在課堂上時,學生們倍感親切。
  結合這些教具,她帶來的《森林報》一書,更是調動了學生們的“胃口”,森林里的故事、變幻多彩的四季被學生們爭相在課堂上朗讀。在徐美玲的引導下,學生們把曾經看過、觀察過、喜歡過的東西畫出來。他們畫出來的都是大自然中美麗的場景:下雨、螞蟻搬家、飄落的葉子等。這些都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在孩子們眼中,這些東西與使用價值無關,更多的是審美色彩。“自然之美,被他們一語道盡。”
  通過這兩個講座,吳寧和徐美玲都發現,即使是山村裡的孩子,通過看書和看電視,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已經有所瞭解。比如,在“地球之旅”中,許多世界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學生們都能搶答出來,但是對自己家鄉的風景和文化,孩子們有時卻表現出一種“陌生感”。
  “與城裡的孩子見多識廣不同,農村孩子更多的是從語文課本里見識外面的世界。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都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考試和升學,幾乎沒有本土文化的內容。”徐美玲說,當鄉土教材缺乏時,老師能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與自己家鄉有關的圖書,也是一種鄉土教育的方式。
  吳寧也認為,廣袤的鄉土大地是一個巨大的卻還沒有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發現家鄉的青山綠水,學習家鄉的傳統文化,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價值觀。
  “所謂素質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具備適應外部和本土兩種自然、文化環境的知識與能力的教育。畢竟留在本土的學生比走出去的學生要多得多。” 吳寧說。  (原標題:兒童閱讀推廣離不開鄉土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ye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