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記者袁媛。本期民族團結大講堂由我來主持。今天,我為大家講的是一位漢族農民手把手教同村的哈薩克族牧民們種地的故事。自此以後,一個村裡不同民族的人們生活得其樂融融,互幫互助,共同致富。民族團結之花在這裡綻放!
  5月中旬,我在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大河鎮鎮政府聽說了一個關於一位漢族普通農民宋恆亮與他的哈薩克族兄弟們的故事……
  遇見宋恆亮
  車行駛在前往大河鎮商戶村4組的路上,我看到路兩旁的農田裡莊稼長勢良好。來到村子里,我發現村裡人比較少。當時正值5月中旬,大河鎮獸醫站幹部陳磊告訴我,此時村裡的哈薩克族牧民們已經趕著自家的牛羊到山裡放牧去了。
  車子開到半路上,陳磊給我指了指:“你看,那個瘦瘦高高的就是宋恆亮,他正幫著其他村民運送牛奶。”今年已經51歲的宋恆亮,雖然很瘦,但看著很精幹,黝黑的皮膚,映襯著他炯炯有神的眸子。
  坐在商戶村的活動室里,從小在大河鎮長大的宋恆亮,說起商戶村4組有多少牧民時,如數家珍:“現在商戶村有哈薩克族村民88戶,40餘戶已經開始過起了一邊耕種,一邊放牧的生活。原先都是漢族、蒙古族人居住在這裡,後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家庭為了孩子上學、就業便搬到了縣城裡或者哈密市裡。村裡許多房子都閑置下來,於是鎮上領導開始倡導讓常年放牧的哈薩克族牧民能夠到村子里來居住,讓他們在放牧之餘有個棲身之所。6年前,許多哈薩克族牧民下山住進了平房。”
  致富過好日子,這對商戶村的漢族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隨著機械化農業發展步伐的加快,這裡的農戶每家都有了好幾萬元的存款,但對以小家小戶分散經營為主,幾乎沒有多少種植經驗的哈薩克族牧民來說,要想致富,只有一個字:難!
  當宋恆亮看著有幾個生活困難的哈薩克族牧民時,心裡很不是滋味,暗暗下決心要幫他們一把。
  手把手教種地
  哈薩克族牧民賈依了汗是宋恆亮幫助的對象之一。“剛來到這裡,我根本不懂得怎麼種地,家裡連種地需要的工具都沒有〈著家裡那片閑置的天地,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後來,宋哥知道我的情況後,就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帶著鋤頭、種子到我家田裡,從犁地到選種,手把手地教我。”在山上放牧的賈依了汗在手機里對我說。
  牧民放牧為生,只有來年把牲畜賣了才有錢買種子、買工具,因此常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當我們家裡沒有閑錢買種子時,宋哥總是二話不說就借給我了,並幫我備齊了化肥、種子等,還給我提供技術服務。我很感謝宋哥,因為是他讓我嘗到了種地的甜頭。”賈依了汗對我說。
  宋恆亮的鄰居哈薩克族牧民吾熱力汗告訴我,他們向宋恆亮借錢,幾乎不用寫欠條。只要有閑錢,誰家有困難,宋恆亮就借給誰。宋恆亮笑著解釋說:“這些哈薩克族村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既勤勞又講信用。如果有錢了,他們一定會還;如果還不了,只能說明我對他們的幫助還不夠。”
  就是出於這份跨越民族的信任,宋恆亮又出錢又出力,跑前跑後,不停地奔波著。每年都手把手帶一、兩戶哈薩克族村民種地,有的種麥子,有的種養牲畜的飼料,有的種蔬菜、水果。每到開春要播種的時候,他就開著播種機來到各家農田。牧民們犁地,他播種,配合得天衣無縫。
  互幫互助 共同富裕
  大河鎮黨委委員郭鈞告訴我,現在在商戶村4組不僅僅只有宋恆亮在幫助牧民們種地,“現在許多漢族村民,只要看到牧民需要幫忙,都會伸出援手,不同民族之間互幫互助,其樂融融。”
  為了致富,村子里的許多漢族農民在哈薩克族牧民的影響下,也養起了牛羊。宋恆亮就是在鄰居吾熱力汗的支持下,養了幾百頭牛羊。每逢放牧的時候,吾熱力汗和賈依了汗都會主動幫助他放牧,宋恆亮則在家中,幫助牧民們種地、看地。逐漸地,全組人都走上了既種地又放牧的生活,這也讓許多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據陳磊說,有一次,宋恆亮家裡的羊遇到了難產的狀況,情況比較危急。宋恆亮在趕回家的路上還給同村的一戶哈薩克族老人打了一個電話。不一會兒,那位老人就匆匆趕去,幫助小羊順利生產。陳磊對我說:“宋恆亮十分感激那位老人,事後給他送去了水果。其實,在村裡互幫互助的故事太多,說都說不完。”
  在宋恆亮等人的帶動下,商戶村4組哈薩克族、漢族村民心越來越齊。在各個民族的節日期間,他們總是會開開心心地聚一聚,為對方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
  我離開村子前,又回望了一眼這個不大的村子,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民族情,它正靜靜地灌溉在商戶村4組的田野里。  (原標題:新疆巴裡坤縣:一位漢族農民和他的哈薩克族兄弟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ye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